本校通識中心於107年05月30日中午舉辦「人文社會教師教學與研究成長工作坊」系列演講,邀請教育部第五屆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林智莉教授主講「回首來時路,照見通識曙光」。林教授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,目前任教於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。研究專長為中國古典戲曲與俗文學,開授紅樓夢、中國古典戲曲欣賞、臺灣廟會文化與詩歌美學等課程。
臺灣通識教育的改革自96年教育部推動的「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(96-99年)--通識教育領航、行動與整合計畫」為發軔,陸續又有「公民素養陶塑計畫(100-103年)」、「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(100-103年)」與「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(104-105年)」等等各項計畫,迄今發展約有十年。這些計畫的執行對於當代的大學通識教育方向的確定、教法革新、教師社群建立與跨領域課程的整合等等,皆有改革與創新的面向。而這十年的時間,亦為林智莉教授投入通識教學領域的歷程,透過參加計畫從中學習及累積失敗與成功經驗,進而反思通識教育的發展。林教授認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,而教師是教學的掌舵者,換而言之,即是將學生視為課程核心。教師必須要理解學生的需求引發其學習動機,才能使學生主動的學習,讓通識教育轉化成為真正受益的學分。
設計一門課,如同解決學術問題,必須有良好的教材和教學策略始能達成目標。林智莉教授也提出課程的規劃,亦如同創造精美的藝術品,教學活動就是展演的歷程。教師本身就是呈現出知識與教學技巧的展演者,如何在特定情境中結合知識與技巧,引導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程主題,並且轉移至實踐與體驗的境界,正是藝術的精髓。實作成果的導向則是發展重點,小組討論與報告、課堂筆記、演講、近距離互動的示範教學、設計實作課程、校外教學、回饋單與期末成果展,皆為啟發學生思考與從實務中獲得學習能量的方式。再者,閱讀與書寫的策略,也能表現出知識乘載的面向。選擇適合學生能負荷的讀物之外,也要安排導讀和設計閱讀紀錄單,並檢核閱讀成效及適時調整範圍。同時,教師立即的回饋,每週固定發還前次的作業和學習單,給予分數的鼓勵與撰寫評語、公開展示優秀的作業內容,也是構成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。林教授亦以自己開授的「臺灣廟會文化」、「美學與生活」與「紅樓夢」課程為例,與本校教師分享內容規劃與實務操作的情形。
當然,教師成長和教學有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。透過計劃的執行提升教學能量之外,亦可將教學成果結合學術思維,撰寫並發表論文與各界交流。建立教師社群及開授跨領域課程,也是近年發展的要項。藉由同儕支持的力量組織教師社群,並訂定目標、定期召開討論會分享與交流心得或解決問題。而且,同質性和異質性的課程,以相關的主題結合資源,進行教案分享及舉辦課群成果發表會相互觀摩學習。林教授也分享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感動,例如透過課堂中家書撰寫的設計,使得學生願意試著與家人關係和解,亦有父母從內容看見孩子的成長而喜悅,展現出通識教育與生活的連結,以及內化成為生命教育的意義。由此可知,通識課程並非僅限於知識的層面,而是活躍於人生的素養教育。
林智莉教授以身處於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,與本校教師交流一路走來的歷程與思維,並且提出通識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。會後,參加教師踴躍請益相關問題與回饋意見,獲益良多。